郑州“垃圾分类”存三难 已倡导18年却难言成功
在“垃圾分类”写进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的大背景下,垃圾分类回收利用被提上了新的高度,受到更多关注。
大力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郑州已倡导了18年“垃圾分类”,推进、落实并不尽如人意,原因何在?目前垃圾分类所遇到的瓶颈,究竟在哪里?这些“放错位置的资源”,如何各回各“家”,实现最大化回收利用?
从今天起,本报刊发系列报道,予以剖析、探讨并展望,并通过实地探访揭示外地先进地区的做法,以图形成共识,整合力量,推动这一利国利民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核心提示|18年前,郑州市市政部门未雨绸缪,倡导垃圾分类,并通过社区试点在全市大面积推行,然而好景不长,此后虽多次力推,成效均不尽如人意。一些民间机构的实践和探索,囿于种种原因,同样没有成功。作为污染减量、资源化利用的重要途径,垃圾分类的重要性,社会各界已有共识,但由于周边相关配套、监管机制不够健全,各方形不成合力,制约了这个系统工程的有效开展。
“垃圾分类”之居民家庭的困窘:
难分!
3月16日上午9时,郑州市经一路与红旗路交叉口北侧,一个老先生提着一大袋垃圾,走出经一路北19号院大门后,随手扔在了停在路边的三轮垃圾车上。他丢弃的这袋垃圾,跟垃圾车车厢中的不少袋装垃圾一样,不仅有剩饭菜这种不宜利用的垃圾,也有旧书本、旧衣服、饮料瓶等可回收的杂物。
与这辆垃圾车一样,在路旁的经一路垃圾中转站门口,停放的两排数十辆垃圾车同样是混合存放,未见区分。
问及丢垃圾前是否想过垃圾分类问题,老先生一脸错愕:“你问这干啥?都扔几十年了,还分啥分?让谁回收利用?谁想用谁用!卖废品那仨核桃俩枣,我要它弄啥,还不够费事钱儿!”
对老先生的做法,该家属院门口的多名居民表示理解和认同。一名女士说,家属楼下的垃圾桶只有一个,根本没法分类垃圾,除了个别收集废品变卖的邻居从垃圾桶捡拾垃圾外,没人会回收扔掉的垃圾。“你分了,等装到车上,拉到了中转站,不还都是一个样?”
垃圾中转站环卫工马女士说,他们收集小区垃圾,全部是统一装车,运到中转站后,又是统一卸入压缩池压缩,而后由大货车再统一转运处理,“流程天天都这样,也没法儿分类,装车前都是一袋子一袋子,臭烘烘的,谁想打开分?”
家住英才街的周先生是一位较为坚定的环保主义者,他曾在家自行将生活垃圾分为不可回收垃圾和玻璃、金属、塑料、纸张等可回收垃圾两类分开存放,定期售卖废品,并利用餐厨垃圾、果皮等密封发酵,制作环保酵素和盆栽花卉基肥。
不过,在坚持了不到半年之后,他又不得不恢复到了最初的习惯,即将所有垃圾统一装袋,不再分拣打包。
“这样干费时费力,消化数量有限,弄得家里味道很大,家人也有意见,真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再说,我这样别人不这样,那么多可回收垃圾最后还是被整混到了一块,你说我弄这还有啥意义?”他说。
“垃圾分类”之环保组织的尝试:
难干!
河南绿色中原环境保护协会负责人匡洁20多年前就开始关注垃圾分类问题,并一直将其视为垃圾减量、资源化利用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她一直认为,这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好事,意义重大。
早在2010年5月,匡洁和她的团队志愿者们,就曾在郑州市中州大道旁的天裕小区,与物业公司一起,进行了一次垃圾分类的社区试验。
当时,他们在该小区多个单元楼的一楼大厅添设了分类垃圾回收箱以及垃圾分类的科普知识宣传画。居民们需要将自己丢弃的垃圾进行预分拣,然后分别装袋投放。每个单元的保洁员负责将居民们分类投放的垃圾,再次按照相同的分类方法分别存放。
对可回收的生活垃圾,保洁员收集后可以自行通过变卖,赚一些费用,用以弥补超额劳动的报酬。
为了培养居民们配合垃圾分类工作的自觉、自律意识,绿色中原的志愿者们基本每周都会在社区内举行展板宣传、观影会、环保课堂、现身说法等各种活动,并将垃圾分类由最初的可回收、不可回收,干湿分离分类,拓展至第二阶段的厨余垃圾向有机肥料转化的分类深度处理方面。
然而,这个民间环保组织的垃圾分类试验在一年之后,依然以失败告终。
作为这场公益试验的发起人和主要推动者,匡洁说,虽然通过分类收集、厨余垃圾发酵制作有机肥,可让保洁员、物业公司有一定的经济效益,但这种微薄收益相对于花费的时间、精力来说太少,居民和物业公司方面的观念最终发生了变化。
“光靠热情而没有稳定的收益保障,入不敷出,就难以持久,而一旦形不成合力,工作就会半途而废。”匡洁分析,一方面,民间组织资金有限,难以对垃圾分类工作在更大范围内进行实施和扶持。另一方面,垃圾分类关乎社会方方面面,局部的革新如果没有更多方面的配合,举步维艰。
她说,虽然历经挫折,但她并没有放弃,也一直在总结经验和教训。她希望有一天能拿出更可行的整套模式,展现给政府,推动垃圾分类继续前行。
“垃圾分类”之官方试点的处境:
难推!
对垃圾分类工作,郑州市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早在1999年10月26日就已经未雨绸缪,并启动了盛大的户外宣传推广活动。当天,郑州市领导亲临活动现场,号召全市以回收废旧电池为突破口,逐步推广垃圾分类。
2001年,管城区北下街办事处被确定为郑州市垃圾分类首个试点社区。一批垃圾分类容器在该办事处所辖的社区首次“上岗”。当时,推动此事的郑州市市政部门仅宣传单就发放了六七万份,以倡导辖区居民养成垃圾分类的环保习惯。
郑州市城管局一名负责人还记得,当年市政部门还专门下发文件,要求各区市政部门开展垃圾分类收集工作。到当年10月底,各区要选择5到10个居民楼院为试点。至2002年,垃圾分类活动已经延伸到全市60个社区,“垃圾分类被正式列为市容市貌日常检查内容,成为各区环卫工作绩效考核的一个重要指标。”
然而,记者实地探访发现,在这些试点社区,大多数垃圾分类工作如今早已停滞,烟消云散。其中,最先试点的北下街办事处因为参与的一家公司因无利可图退出,加之居民们的自律意识不高,垃圾分类试点不了了之。
早在2005年,当时的郑州市市政管理局有关负责人受访时就坦承:“虽说街道上的垃圾桶并没有完全达到分类目的,但毕竟还在使用,最让人遗憾的是当初一些分类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的社区,基本上没啥作为了,垃圾分类成了一句空话。”
2012年4月6日,郑州市出台文件,要求加强餐厨废弃物的管理,并完成餐厨垃圾处置场一期工程建设并尽快完成调试投入使用。不过,根据郑州市相关权威人士的说法,因为种种原因,这些基于垃圾减量的动作至今仍未到位。
对当前郑州的垃圾分类工作推进现状,郑州市城管局市容环卫管理处处长薛芳礼也不认为是成功的,“行之有效的垃圾分类体系还没建立起来”。
“垃圾分类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全体市民的自觉、自律,也需要一整套机制、体制的配套完善,任重而道远。在投放、储存、运输、处理等任何一个环节,只要出问题,所有努力都会付诸东流。”他说。
大力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郑州已倡导了18年“垃圾分类”,推进、落实并不尽如人意,原因何在?目前垃圾分类所遇到的瓶颈,究竟在哪里?这些“放错位置的资源”,如何各回各“家”,实现最大化回收利用?
从今天起,本报刊发系列报道,予以剖析、探讨并展望,并通过实地探访揭示外地先进地区的做法,以图形成共识,整合力量,推动这一利国利民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核心提示|18年前,郑州市市政部门未雨绸缪,倡导垃圾分类,并通过社区试点在全市大面积推行,然而好景不长,此后虽多次力推,成效均不尽如人意。一些民间机构的实践和探索,囿于种种原因,同样没有成功。作为污染减量、资源化利用的重要途径,垃圾分类的重要性,社会各界已有共识,但由于周边相关配套、监管机制不够健全,各方形不成合力,制约了这个系统工程的有效开展。
“垃圾分类”之居民家庭的困窘:
难分!
3月16日上午9时,郑州市经一路与红旗路交叉口北侧,一个老先生提着一大袋垃圾,走出经一路北19号院大门后,随手扔在了停在路边的三轮垃圾车上。他丢弃的这袋垃圾,跟垃圾车车厢中的不少袋装垃圾一样,不仅有剩饭菜这种不宜利用的垃圾,也有旧书本、旧衣服、饮料瓶等可回收的杂物。
与这辆垃圾车一样,在路旁的经一路垃圾中转站门口,停放的两排数十辆垃圾车同样是混合存放,未见区分。
问及丢垃圾前是否想过垃圾分类问题,老先生一脸错愕:“你问这干啥?都扔几十年了,还分啥分?让谁回收利用?谁想用谁用!卖废品那仨核桃俩枣,我要它弄啥,还不够费事钱儿!”
对老先生的做法,该家属院门口的多名居民表示理解和认同。一名女士说,家属楼下的垃圾桶只有一个,根本没法分类垃圾,除了个别收集废品变卖的邻居从垃圾桶捡拾垃圾外,没人会回收扔掉的垃圾。“你分了,等装到车上,拉到了中转站,不还都是一个样?”
垃圾中转站环卫工马女士说,他们收集小区垃圾,全部是统一装车,运到中转站后,又是统一卸入压缩池压缩,而后由大货车再统一转运处理,“流程天天都这样,也没法儿分类,装车前都是一袋子一袋子,臭烘烘的,谁想打开分?”
家住英才街的周先生是一位较为坚定的环保主义者,他曾在家自行将生活垃圾分为不可回收垃圾和玻璃、金属、塑料、纸张等可回收垃圾两类分开存放,定期售卖废品,并利用餐厨垃圾、果皮等密封发酵,制作环保酵素和盆栽花卉基肥。
不过,在坚持了不到半年之后,他又不得不恢复到了最初的习惯,即将所有垃圾统一装袋,不再分拣打包。
“这样干费时费力,消化数量有限,弄得家里味道很大,家人也有意见,真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再说,我这样别人不这样,那么多可回收垃圾最后还是被整混到了一块,你说我弄这还有啥意义?”他说。
“垃圾分类”之环保组织的尝试:
难干!
河南绿色中原环境保护协会负责人匡洁20多年前就开始关注垃圾分类问题,并一直将其视为垃圾减量、资源化利用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她一直认为,这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好事,意义重大。
早在2010年5月,匡洁和她的团队志愿者们,就曾在郑州市中州大道旁的天裕小区,与物业公司一起,进行了一次垃圾分类的社区试验。
当时,他们在该小区多个单元楼的一楼大厅添设了分类垃圾回收箱以及垃圾分类的科普知识宣传画。居民们需要将自己丢弃的垃圾进行预分拣,然后分别装袋投放。每个单元的保洁员负责将居民们分类投放的垃圾,再次按照相同的分类方法分别存放。
对可回收的生活垃圾,保洁员收集后可以自行通过变卖,赚一些费用,用以弥补超额劳动的报酬。
为了培养居民们配合垃圾分类工作的自觉、自律意识,绿色中原的志愿者们基本每周都会在社区内举行展板宣传、观影会、环保课堂、现身说法等各种活动,并将垃圾分类由最初的可回收、不可回收,干湿分离分类,拓展至第二阶段的厨余垃圾向有机肥料转化的分类深度处理方面。
然而,这个民间环保组织的垃圾分类试验在一年之后,依然以失败告终。
作为这场公益试验的发起人和主要推动者,匡洁说,虽然通过分类收集、厨余垃圾发酵制作有机肥,可让保洁员、物业公司有一定的经济效益,但这种微薄收益相对于花费的时间、精力来说太少,居民和物业公司方面的观念最终发生了变化。
“光靠热情而没有稳定的收益保障,入不敷出,就难以持久,而一旦形不成合力,工作就会半途而废。”匡洁分析,一方面,民间组织资金有限,难以对垃圾分类工作在更大范围内进行实施和扶持。另一方面,垃圾分类关乎社会方方面面,局部的革新如果没有更多方面的配合,举步维艰。
她说,虽然历经挫折,但她并没有放弃,也一直在总结经验和教训。她希望有一天能拿出更可行的整套模式,展现给政府,推动垃圾分类继续前行。
“垃圾分类”之官方试点的处境:
难推!
对垃圾分类工作,郑州市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早在1999年10月26日就已经未雨绸缪,并启动了盛大的户外宣传推广活动。当天,郑州市领导亲临活动现场,号召全市以回收废旧电池为突破口,逐步推广垃圾分类。
2001年,管城区北下街办事处被确定为郑州市垃圾分类首个试点社区。一批垃圾分类容器在该办事处所辖的社区首次“上岗”。当时,推动此事的郑州市市政部门仅宣传单就发放了六七万份,以倡导辖区居民养成垃圾分类的环保习惯。
郑州市城管局一名负责人还记得,当年市政部门还专门下发文件,要求各区市政部门开展垃圾分类收集工作。到当年10月底,各区要选择5到10个居民楼院为试点。至2002年,垃圾分类活动已经延伸到全市60个社区,“垃圾分类被正式列为市容市貌日常检查内容,成为各区环卫工作绩效考核的一个重要指标。”
然而,记者实地探访发现,在这些试点社区,大多数垃圾分类工作如今早已停滞,烟消云散。其中,最先试点的北下街办事处因为参与的一家公司因无利可图退出,加之居民们的自律意识不高,垃圾分类试点不了了之。
早在2005年,当时的郑州市市政管理局有关负责人受访时就坦承:“虽说街道上的垃圾桶并没有完全达到分类目的,但毕竟还在使用,最让人遗憾的是当初一些分类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的社区,基本上没啥作为了,垃圾分类成了一句空话。”
2012年4月6日,郑州市出台文件,要求加强餐厨废弃物的管理,并完成餐厨垃圾处置场一期工程建设并尽快完成调试投入使用。不过,根据郑州市相关权威人士的说法,因为种种原因,这些基于垃圾减量的动作至今仍未到位。
对当前郑州的垃圾分类工作推进现状,郑州市城管局市容环卫管理处处长薛芳礼也不认为是成功的,“行之有效的垃圾分类体系还没建立起来”。
“垃圾分类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全体市民的自觉、自律,也需要一整套机制、体制的配套完善,任重而道远。在投放、储存、运输、处理等任何一个环节,只要出问题,所有努力都会付诸东流。”他说。